清晨7點,吉林市職教園區方艙醫院的志愿者呂曉龍、王凱楠和王恒剛下夜班崗。
初春的吉林,透著絲絲涼意。他們脫下防護服,才發現背后的“昌檢”早已被汗水浸濕變得模糊,濕衣服貼在身上,不禁打了個寒戰……
“最危險的前線我們去!最艱難的戰斗我們打!”
為響應吉林市昌邑區委區政府號召,吉林市昌邑區檢察院的青年志愿者們第一時間請戰。由于呂曉龍、王凱楠、王恒在樺皮廠卡點的工作表現突出,該院決定將三人派往方艙醫院繼續投身抗疫工作。
呂曉龍是一名“90后”,在2020年吉林市新冠疫情爆發時,他就一直堅守在執勤卡點的崗位上,已經是抗疫戰線上的一名“老兵”了。在這次疫情防控工作中,他又毅然成為戰斗在一線的青年先鋒。
王凱楠曾經是一名公安戰線的特警,從事檢察工作后一直在刑事檢察辦案一線工作。從一個“戰場”到另一個“戰場”,他始終沖鋒在前、不計得失,把每一項工作都做到極致。
王恒主要負責后勤保障工作。疫情當前,保障先行!他用超強的責任心將繁雜瑣碎的工作做得周到細致,為抗疫工作的順利進行提供了保障。
“疫情不去,我們不退!”
進入隔離區,直接面對病毒,三人心里難免有些緊張,但忙碌的工作讓他們來不及想太多。接收病患、清點床位、發放物資、收取生活垃圾、安排病患的生活起居、幫助病患解決困難、安撫情緒……平均每天工作十二個小時以上。
隔離區的樓里沒有電梯,發放物資要一層一層往樓上抬,垃圾清理要一層一層往樓下運,特別是在收取垃圾的過程中,要嚴格按照操作流程消毒裝袋,每個環節都要一絲不茍,每個步驟都存在暴露的危險,一套操作下來,既是體力的考驗,也是心理的磨礪。
為了節省時間、減少防疫物資的消耗,他們穿上防護服后盡量不吃、不喝、不去廁所。八個多小時的工作,他們的臉上被口罩帶勒出深深的凹痕,雙手被橡膠手套捂得發白,全身衣物也被汗水浸透。
工作艱難,他們卻從來沒有退縮。此刻,他們依然奮戰在一線……
在吉林市昌邑區人民檢察院青年志愿者的隊伍里,像呂曉龍、王凱楠、王恒這樣的青年還有很多,他們正以“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”的堅定信念在各自崗位勇敢逆行,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著青春和奉獻,他們的身影閃爍著耀眼的光芒!
來源/昌邑檢察